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 行业会展 >> 
每日观点:走进成都考古中心⑥|4000年前的象牙片背后有什么秘密?

时间:2022-12-13 16:37:42    


(资料图)

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吴聃

记者13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,该院最新打造的成都考古中心12月20日将正式落成开放。在考古中心《考古·成都》基本陈列展上,成都温江红桥村遗址出土的一批象牙镯、骨簪因体量微小看上去极不起眼,但在策展人眼里,它们算是展厅的重要文物之一。因为,它们是解读古蜀复杂化进程的宝贵钥匙。

1995年,伴随着成都平原发现的首座新石器时代古城——面积达276万平方米的宝墩古城的确认,人们终于得以确认——4500年前,文明的曙光在成都平原出现。展厅里,人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宝墩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吃上了大米,并且将绳纹、稻穗纹和水波纹等精美纹饰装点在了陶器之上。

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温江红桥村遗址,墓葬中的随葬品开始出现了不同。有的墓葬随葬品空空如也,有的则随葬了一些象牙牌饰等。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陈列宣传部主任唐淼介绍,这批象牙器的年代集中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宝墩三期墓室中,“说明当时成都平原的人群已经开始发生分化,古蜀社会已经在向文明的阶段迈进。”事实上在红桥村遗址的墓葬中,还曾发现过一根长约1.04米的象牙权杖。他的身旁,同样放着类似的象牙牌饰。它们的主人是一位30多岁、身高约1.60米的男子,而他的身份可能就是一位部落首领。

标签:

最新发布

热门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